初審編輯:劉爽
責任編輯:王陸見
大眾網·海報新聞記者 陳亭如 威海報道
2019年,教育部設立了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,每年為2萬名中職學生提供每人6000元的國家獎勵。今年5月4日出版的《人民日報》對受表彰學生中的100名優秀代表進行了報道,威海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學生韓城菲榜上有名。
韓城菲,出生于2005年12月,共青團員,威海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2019級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。2021年獲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現代物流綜合作業賽項一等獎;2021年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現代物流綜合作業賽項一等獎。
據其指導教師孫寧和譚清化介紹,韓城菲同學平時較為內向,中考失利后難免郁郁,而在2019年加入學校物流集訓隊后,他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努力的方向,一頭扎進物流專業實訓室。備賽期間,更是經常從早上6點半一直忙到凌晨,他反復揣摩,反復練習,反復打磨,在數以萬計的重復訓練中磨練了精益求精、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,塑造了精準、沉穩的賽場風范。
這兩年,韓城菲和同學們通過學校競賽、威海市賽、山東省賽等,一路過關斬將,最終在2021年榮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(中職組)現代物流綜合作業賽項團體一等獎。這些大大小小的比賽,幫助韓城菲不斷增進專業技能、挑戰自我,更堅定了未來的職業目標。
“其實他們很多孩子都是中學時期‘沒開竅’,獲得的關注少,也沒有找到人生方向!睂O寧說。每朵花都有盛放的季節,只要找準適合開放的季節,都會有自己的美麗。
“作為新時代的中職學子,能夠獲得國家獎學金我倍感榮幸”,韓城菲告訴記者,“過去兩年在學校和指導老師的悉心教導下,我在專業知識、技能實操等方面都取得了飛速的提升。此次獎勵的取得不僅是黨和國家對我的肯定,更是對我的激勵。未來,我將繼續秉承學校的學風精神,不斷追求卓越,超越自我!
據了解,為更好地深化立德樹人、德技并修、產教一體化育人綜合改革,威海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以“紅色浸潤·匠心育人”黨建品牌培植為統領,建立了課堂競賽、學校競賽、省級競賽、國家競賽的進階式競賽體系,通過以賽促教、以賽促學、以賽促建、以賽促改,極大增強了應用型人才培養能力。同時,學校積極踐行“中職校企雙主體產教一體化育人模式”構建工作,采用“引企入校、引產入教、進企辦學、育訓一體”四種校企合作育人的方式,建成了10個校內產教融合育人項目,初步形成中心突出、全校聚力、校企攜手、產教一體的改革格局,近50%的專業實現了真實生產場景教學,2021年被立項為首批山東省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建設計劃單位。
職業教育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,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,前途廣闊、大有可為。自今年5月1日起,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正式實施,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確“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”,并通過推進普職融通等頂層設計,真正實現職業教育從“層次”到“類型”的轉變。相信在新法的鼓勵支持下,會有更多“韓城菲”成長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、能工巧匠、大國工匠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和力量。
初審編輯:劉爽
責任編輯:王陸見